000123371
联系方式
公司电话:0755-21111131
传真:0755-88852281
邮箱:nanfangxiandai@163.com
地址:
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简上新村一区35栋501室
在线QQ客服
周一至周五:9:30-17:30
文化市场调查投票
1、你是否喜欢参与文化活动?
2、你是否发表过文化作品?
3、你是否喜欢看电视或电影?
4、你对各类文学奖的评比是否关注?
公司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新闻 > 新闻详情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应邀参加“闽派批评”高峰论坛
发布时间:2014-10-02   发布者:南方现代文化   
 
  南方现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应主办单位的邀请参加在福州举办的“闽派批评”高峰论坛会议。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于2014年9月27日在榕举行。这次高峰论坛由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和福建省文联主办,福建省文学院、福建文艺网承办,福建省作协、《福建文学》杂志社、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所、中文书刊网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闽籍和在闽工作的文艺批评家以及部分闽籍作家、文学界同仁共八十多人齐聚福州,共论“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联主席、福建省社科院院长张帆,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胡殷红,《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何向阳,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庞井君,《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航,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照南,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作兴,福建省文联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陈毅达出席本次高峰论坛。    这是继1985年在厦门举办“全国文学评论方法论研讨会”以来在福建举办的又一次更大规模、更高规格的文艺盛会,两次会议时隔三十年,见证了“闽派批评”的兴起、发展与变化。 

  一:本次高峰论坛有一个直接缘起,就是2013年11月23日几位在京闽籍文艺批评家的一次非正式对话。当时借“中国现代诗歌语言与形式学术研讨会”的契机,
  在王光明的倡议和组织下,几位与会的闽籍文艺评论家,包括谢冕、张炯、孙绍振、童庆炳、程正民、陈晓明、李朝全等等,展开了一次座谈,话题是“闽派批评”的群体特征、精神内涵及其与福建文化的关系。虽然这次对话是即兴发言,未能将这个话题系统深入地展开,但大家都形成了一个共同意识,认为“闽派批评”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群体和现象。本次高峰论坛,就是受这次对话的启发而筹备的。
  本次高峰论坛得到了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和福建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实际指导。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书磊知悉省文联拟联合中国作协创研部、《文艺报》联合主办本次高峰论坛,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要求全省各媒体加强对本次论坛及“闽派批评”的全方位宣传,并对本次论坛的筹备工作及后续发展提出许多实际的指导意见,如注意在外工作和在闽工作的闽派批评家的互动,每年或隔年举办形式多样的闽派批评家聚会,以课题立项等形式加强对“70后”、“80后”闽派批评家的培养等等。
  在论坛开幕式上,李书磊部长发表了热情诚恳的致辞,称自己与“闽派批评”有颇深的渊源。他勉励“闽派批评” 要对中国的审美认知、文学思想、文化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指出本次论坛意味着一种机制和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推动闽派批评家在今后以更灵活的形式相聚,因而具有开创性意义。他希望福建省文联真正成为‘闽派批评’的俱乐部,让福建省文学院和各个大学的文学院成为‘闽派批评’的学术平台。在从上午到下午的论坛中,李书磊部长一直在席,认真听取每位专家的发言。
  无疑,本次论坛是福建文艺批评史上极具规模和规格的一次盛会,“四代”“闽派批评”家集体亮相,包括谢冕、张炯、孙绍振、张陵、王光明、南帆、陈晓明、吴子林、黄发有、谢有顺等等。舒婷、杨少衡、林那北、须一瓜、李师江等福建作家也悉数出席。
  作为发起单位和主办单位之一,省文联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在策划、论证、筹备和组织本次高峰论坛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全面展示“闽派批评”的实绩,省文联以筹备本次论坛为契机,尽最大可能发掘、联络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闽派批评家,并开始着手推进有关“闽派批评”的系统化研究,为进一步推动“闽派批评”的资源整合、打造又一张福建文化名片打下良好基础。
  在论坛开幕式上,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作兴表示,省文联将认真学习、体悟、贯彻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文联的文艺创作、组织联络和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建设“闽派批评”的俱乐部,打造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闽派品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是国内极富盛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认为,闽派理论家和批评家是福建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也是福建文化自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
  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福建社科院院长张帆(南帆)也是“闽派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道,福建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思想家,如古代的朱熹、严羽、李贽,近代的严复、辜鸿铭、林纾,现代的林语堂、郑振铎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朦胧诗问题大讨论和文艺批评方法的论争开始,一大批福建籍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陆续登上了文学舞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形成了一个壮观的群体,文坛称之为‘闽派批评家’”。南帆回忆,作家王蒙先生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闽派批评家作出高度评价,认为闽派可以和京派、海派呈三足鼎立之势。   南帆说,是“闽派批评”的前辈们的不懈呐喊,让一些当时惊世骇俗的观点成为如今的共识。闽派批评家中已经出现了许多60后、70后、80后的年轻人,“他们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即将脱颖而出,将成为‘闽派批评’的未来中坚。”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作兴在论坛开幕式中称,这是一次“闽派批评”名家群贤毕至的“嘉年华”,得到了中国作协、中国文联和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实际指导,也汇集了全国最具盛名的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的关心和支持,其中还有来自香港文艺界的朋友。他们的到来,大大提升了这次高峰论坛的全国影响力。
  张作兴说,省文联将继续推进闽派文艺理论、文艺批评事业的发展,打造“闽派批评”的正能量,就像经济界的闽商一样,文艺界也要形成闽派的独特魅力和独有品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闽派的文艺力量。针对与会嘉宾提出的为“闽派批评”创造良好外部条件的建议和意见,他表示,省文联会努力构建文学评论的平台,就像李书磊部长所讲的,搭建文学评论的“俱乐部”。 

  二:福建是文艺理论批评大省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谢冕、张炯、孙绍振、童庆炳、陈骏涛、何镇邦、曾镇南、刘再复、林兴宅等人为代表的“闽军”,引领了全国文艺理论批评新思潮,文坛始有“闽派批评”之称,但仅限于口头说法。本次高峰论坛的亮点之一,就是将“闽派批评”作为一个特有现象和特定命名加以研讨。“闽派批评”何以成“派”?它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性格和话语特征?它是如何与时代及福建地理人文结合在一起的?这些问题是本次高峰论坛的讨论焦点之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论战的主帅。回忆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往事,谢冕说,他首先要感谢时代。“温暖的时代,激情的岁月给了我们言说的自主,特别是按照个人意愿言说的自主。”
  提起“朦胧诗”论争,不得不提与谢冕南北呼应的孙绍振。会前,来自香港的闽籍评论家秦岭雪先生向他提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闽派批评”到底存不存在?孙绍振在高峰论坛中答道,考察“闽派批评”不能从概念出发,而要从历史过程出发。
  孙绍振说,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前后,福建是思想烽火台的前沿,以严复等人为代表,名家辈出,他们这一代人曾经创造了“闽派批评”的辉煌前史。
   “闽派批评”素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作为“闽派批评”“中坚代”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福建光泽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江学者陈晓明就是孙绍振培养的得意门生之一。
  针对“闽派批评”这一说法成立与否的话题,陈晓明认为,以地域命名一种文化现象时,考察其文化性格是非常重要的。他从文化性格的角度阐述了对“闽派批评”的理解。“我个人用五点四十个字简要概括闽派的文化秉性:文化底蕴,思想传承;求真务实,刻苦勤奋;创新求异,不惧弄潮;自由天性,包容并蓄;传帮带领,凝聚集体。”陈晓明说,这五个方面显示了“闽派批评”的立体文化性格。
  作为孙绍振教授的另外一位得意门生,1972年出生于长汀县的谢有顺是“闽派批评”青壮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闽派批评”老前辈的文章普遍具有文体风格学特征,“比如说像谢冕的激情与优美,孙绍振的逻辑能力,刘再复的情怀与厚重感,南帆、朱大可的修辞,陈晓明的雄辩,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光明教授认为,“闽派批评”之所以成立,可能跟三个因素有关:其一是历史机缘;其二是边缘与中心的互动;其三是闽派评论家的独具特色。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发言道:80年代我在山西省作协编《批评家》,同时期福建有本杂志叫做《当代文艺探索》。那个时候,我们同样都是文艺批评刊物,所以经常互相比较,互相学习。我一直觉得《当代文艺探索》是我们批评类杂志的学习榜样。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庞井君发言: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全国文艺界、评论界享有盛誉的“闽派批评”,独树一帜、人才济济,他们立于时代潮流之中,构成了一道醒目的文化标识,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如是说:闽派评论家在我们国家,至少在我们这一块,有着源远流长的活力,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获得了声望,有足够的自信。

  三:今天,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的兴起,移动终端的革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融入了全球化发展进程,整体性的社会转型成为文艺批评变革与创新的宏观背景。
  在大众文化全面崛起的时代,面对各种新兴的文艺现象,批评该如何介入?玄幻体、穿越体、盗墓体……面对新兴的文学样式,批评家又该如何应对?大时代的格局,小时代的症候,“闽派批评”如何作为?面对纷繁芜杂的当下现实,闽派批评家在本次高峰论坛中就“新形势下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教授、原所长张炯祖籍福安,他在中国社科院潜心做科研的同时,也觉察到,文学研究正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张炯说,在这种新的历史环境中,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应是一个综合性工程。“我们评论家要努力,但是仅仅靠评论家也不行,首先要加大对文艺批评的投入,他在会上呼吁福建恢复《当代文艺探索》的办刊,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兴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文艺批评方法革新的领潮人之一。林兴宅说,与京派评论典雅正统、海派评论灵动多变的风格相比,福建的文艺批评有其特殊性。“福建是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我们要引起注意的话,一定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如果没有创新,就很难以产生全国性影响,很难引起福建之外的人的关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周星教授是国内影视美学和批评方面学术领军人物之一。从小在三坊七巷长大的他,在这次高峰论坛上说到了前段时间发生在福州的一场“闽剧比基尼”模特秀。这场模特秀的地点就在三坊七巷,并且引起了北方批评家的关注。他认为,文艺批评不应局限于相对狭小的文学文本而不顾及时代转换。
  李朝全认为批评家在新媒体时代若不能正确定位,很可能丧失自我,遭遇身份危机。他说到:“90后或者00后的孩子,看完《小时代》,称其是他们看过的最好的电影。像我们这些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带有一种理想主义情怀的人,就会感到忧心忡忡:我们的孩子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出身于福建仙游的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李朝全感到忧虑,“在网络时代,批评家何为?”他认为,批评家应该理性地看待当前的形势。“如果不能正确地自我定位,很可能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丧失自我,遭遇批评家身份的危机。”
  厦门城市大学陈仲义教授与诗人舒婷是国内著名的一对“诗歌夫妇”。 他们一个写诗,一个评诗,舒婷以一首《致橡树》把自己写进了诗歌史,陈仲义早年也曾从事诗、词写作,而后又不遗余力地专注于诗歌评论研究,前后四十多年。
陈仲义认为,在这个时代,影响批评主体的因素变得越来越复杂,关系、情面、学派等等,都可能影响批评主体的正常心态,使它变得左右摇摆。

  四:福建自两宋以来,文论之风兴盛,文论传统不断,文论名家辈出,其中尤以诗论成就最为突出,是中国诗话重镇之一。严羽、朱熹、刘克庄、杨载、王慎中、李贽、陈衍等文论名家,均有重要作品传世,在中国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及至近现代,严复、辜鸿铭、林纾、林语堂、郑振铎等文论名家,更是引人注目,在近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贡献巨大。
  “闽派批评”这一说法的出现,最早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谢冕、孙绍振等闽籍批评家为“朦胧诗”辩护,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以此为起点,闽籍批评家迅速发展壮大,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成为极具规模和影响的一支队伍。这一时期“闽派批评”的说法开始出现,反映了国内文化界对闽籍批评家的整体实力的充分肯定。当时王蒙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文论界由京派、海派和闽派三分天下。这一说法更是让“闽派批评”备受瞩目,因为北京、上海两地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集中了来自全国的文论精英,所谓京派、海派,并非由北京、上海本土的批评家构成,而“闽派”虽然也包括了闽籍和在闽工作的批评家,但福建毕竟不是全国文化中心,在闽工作的外籍批评家较少,闽籍批评家占绝大多数,因此更富有地方人文色彩。
  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闽派批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直是当代文学新思潮的重要“领潮人”,在“朦胧诗”论战、文艺批评方法革新、“后现代”的兴起以及文化研究的转型等关键性历史节点中扮演着理论先锋的角色,对当代文学思潮的演进做出了突出贡献。“闽派批评”为何能在中国文论界占据理论前沿位置,这个还有待深入研究,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闽派批评”曾打出“以开放眼光开拓思维空间,用改革精神革新文艺评论”的旗帜,已颇能说明“闽派批评”的创新和开拓精神。